名单公布!我校2个集体、8名教师获表彰
来源:新金宝官网近日,兵团教育局、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关于表彰兵团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我校农学院、药学院荣获“兵团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机械电气工程学院蒙贺伟,水利建筑工程学院金瑾,动物科技学院孙新文,马克思主义学院邢玉红、许丹荔5名教师荣获“兵团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称号;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曹雨婷、农学院徐建伟、动物科技学院刘良波3名教师荣获“兵团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自建院66年以来,累计培养1.4万余名本硕博毕业生,培训职工近100万人,为新疆和兵团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学院新增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获批7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科技小院,2023年荣获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一级学科入选兵团重点学科,1个扶贫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五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获批中国科协科普基地1个。
学院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以学习“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契机,邀请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人员交流座谈,帮助青年科研人员树立科研报国理想。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数突破6项,科研总经费保持在1亿元左右。建设张献龙院士工作站,整合棉花科研力量,助力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学院围绕兵团棉花、特色果蔬、粮食等产业,开展高产优质栽培、精准农业、水肥高效利用、生态保护与绿色植保等研究,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积极组织“横向科研项目”向南疆倾斜,年均覆盖逾2万农民职工及技术骨干。在南北疆建设109个校外实习基地,依托全国科普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与石河子市多家中小学共建劳动教育示范基地。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始终秉承“笃学创新、精药济世”的院训,以高质量教育体系赋能区域医药事业发展,成为兵团药学人才教育培训和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
药学、中药学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药理学与毒理学跻身ESI全球前1%;
学院不停地改进革新“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凝聚师生力量,共同推进学院发展,先后荣获 “兵团文明单位”“兵团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小家” 等。
学院先后建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兵团首个医药类院士工作站-红花产业研究院等5大科研平台。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40项,立项经费近1.2亿元;授权发明专利22项,发表SCI论文300余篇。深度对接7个产学研基地,实现民族药资源开发等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每年,孙新文有90天以上在南北疆基层开展研究及养殖技术服务工作。他带领团队,针对新疆牛羊养殖中饲草料缺乏这一瓶颈问题,历经近二十年的研究,研发成功了棉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近三年,在南北疆生产推广棉花秸秆微贮饲料35万吨、玉米秸秆微贮饲料5万吨、辣椒秸秆微贮饲料和籽用葫芦皮渣微贮饲料以及芦苇秸秆微贮饲料2万余吨;开展养殖技术培养和训练50余场,培训养殖技术人员、农牧民2000余人,培养技术骨干15人。通过微贮技术,将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副产物转化为营养丰富的饲草料,变废为宝,为新疆节约饲草料用地10万多亩、降低农牧民饲料成本5000余万元。
兵团五四青年奖章、兵团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同时也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石河子大学 “3152” 领军人才,兼任绿洲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设施园艺与果蔬机械分会副秘书长。
发表学术论文63篇,其中SCI/EI 收录32篇,包括5篇top期刊论文。
凭借突出贡献,他荣获兵团科技进步奖4项、兵团教学成果奖2项,厅局级教学科研奖励6项,
指导学生在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等赛事中斩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为行业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
她坚守兵团教育一线,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深耕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倾力培养服务边疆水利事业的时代新人,获评兵团优秀教师、石河子大学教学名师、教学能手、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被授予石河子大学嘉奖和记功奖励,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使命担当。作为专业负责人,她推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并通过国际工程认证。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兵团中青年领军人才、第八师石河子市人才计划、石河子大学“3152”学术带头人。获全国水利德育成果奖、课程思政案例奖等国家级教学荣誉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兵团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10余项,出版专著3部;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银奖、兵团科技进步奖等科研奖励;指导学生获“挑战杯”、水利创新大赛等国家级奖项20余项。
邢玉红扎根思政教育18载,以赤诚之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她坚持“用真理解惑,用线年,一名贵州籍学生因打工受挫误入歧途,她以“经济帮扶+理论引导”双管齐下:资助其完成学业,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解析与社会矛盾辩证剖析,助其重构认知框架。她聚焦文化润疆、边疆治理和意识形态安全等现实问题,十余次深入南疆基层调研,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多项,撰写资政报告14篇,其中8篇被省级部门采纳,1篇获主管领导批示。近年来,先后获兵团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全国青教赛二等奖、兵团青教赛第一名等,成立兵团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构建“理论共学+备课擂台”“跨校联盟+同课异构”“赛事锤炼+成果孵化”培养体系,孵化全国青教赛一等奖得主1人、兵团教学骨干3人,教导学生的经验在新疆高校推广。2022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思政课教师奖教金三等奖”,并荣获“兵团思政工作年度人物”。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叙事教学体系”,通过问题链专题设计、共情式学习及“三课堂”联动机制,将中国故事、兵团校史VR资源与历史情景剧实践融入课堂,激发学生探究思维,强化情感认同。其“四化多样双反馈”考核机制明显提升学生主动性与获得感,育人成效突出。主持兵团社科项目6项,发表CSSCI论文8篇,提出“游戏媒介赋能文化传播”“兵团校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等创新观点,获《光明网》《工人日报》等权威媒体转载。获第三届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二等奖、兵团教学展示一等奖等12项奖项;教学案例获“兵团精神育人”特等奖。通过多维度资源融合与兵团特色实践,引导学生扎根边疆,服务兵团,就业意向转化率显著提升。
徐建伟,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他扎根教学管理21年,从始至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理念,完成2012-2018各年度《石河子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2018年、2022年《石河子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教学部分内容。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等。副主编教材3部,参编2部;以第一作者(通讯)发表教改论文3篇、英文科学引文索引论文5篇。持续推进“思创深润、专创深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院A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80余项(本人指导1项省级金奖),成绩名列兵团高校前茅。积极地推进“三精”课堂教学改革,参与荣获国家级教创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坚守为党育人初心,打造校级样板党支部,构建“课程思政+专业建设”协同育人体系,主持兵团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主讲的《兽医外科学》课程获评教育部“拓金计划”示范课程,个人获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荣誉10余项。指导100余名本科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等,获奖20余项;获得各类校级以上荣誉奖项25项,带领团队获兵团级“三下乡”优秀社会实践团队,荣获兵团“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校级“实践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讲课程先后入选国家级、兵团级一流课程,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项目10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他聚焦兵团畜牧兽医需求,开展布鲁氏菌感染机理研究,承担国家博士后基金等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获专利及软著10项。在石河子大学教学信息化论坛等多个平台作大会报告10余次,受益人数2000余人次。近三年,开展科技服务技术讲座10余场,培训基层农牧民1000余人次;编写并发放科技服务技术手册、科普资料8000余份,切实发挥了教育引领和科技服务社会的作用。
曹雨婷,石河子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学生事务管理办公室主任。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先后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学办主任等职。在日常管理中,她坚持公平公正,严格遵守廉政纪律,注重团队协作,营造了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荣获首届兵团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校级优秀班主任等称号。作为从学生干部成长起来的学生工作者,她始终保持勤学善思的进取精神,不停地改进革新工作载体,实现思政教育线上线下融合。她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参与梳理学生工作各类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不断的提高学生工作实效。10余年来,她从始至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深入学生群体,参与学生活动,用真诚的交流和专业的指导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使命担当。
...